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中医药就在你身边 | 处暑时节,养生重点在这里!
中医药就在你身边 | 处暑时节,养生重点在这里!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2-08-22 13:47:00    阅读量:10308次
[摘要]:淮海名医:处暑,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度的节气。处暑之后,秋意渐浓,该如何养生?养生重点又是什么你知道吗?1处暑饮食01处暑吃鸭

  处暑,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度的节气。处暑之后,秋意渐浓,该如何养生?养生重点又是什么你知道吗?

1

  处暑饮食 

  01处暑吃鸭子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等。

  02处暑少辛增酸

  处暑时节要适当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了。秋天主收,味辛的东西具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处暑后不宜多吃辣椒、花椒、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

  03不宜过早“大补”

  为了驱火祛暑,人们在夏天常吃一些苦味食物或者冷饮,往往会导致脾胃功能有所减弱,所以如果一入秋就大量食用过于滋腻的补品,脾胃一下子适应不了,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我们进补时最好选择那些“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这样既营养滋补,又容易消化吸收。

  蔬菜推荐:胡萝卜、冬瓜、银耳、 南瓜、藕、百合、山药、番茄、荠菜等。

  水果干果推荐:梨、柿子、柑橘、香蕉、芡实、莲子、桂圆、花生、栗子、黑芝麻、核桃、红枣等。

  抵抗力差、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最好不要擅自选择补品,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以取得更好的进补效果。 

2

  处暑养生

  1适当“秋冻”

  民间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之说。“秋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在其他养生保健方面,睡觉不要盖得太多,以免导致出汗伤阴耗津。

  2早睡早起

  此时节,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一般而言,秋季睡眠以晚上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为宜,中午时分应注意午休,有利于保养精气。

  3预防“秋燥”

  处暑养生,防秋燥是重点。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阴虚则可见咽干、口干、鼻子干。另外,处暑前后,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暑湿较重,脾被湿困住,也容易感到疲乏。因此,处暑时节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防“秋燥”。

  初秋时节饮食应突出“清润”,即养阴清燥,润肺生津。另一方面就要重视精神调养,尽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养物,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4睡子午觉

  处暑前后,应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每天早睡1小时,特别是老年人。夜里 11~1点,中午 11~13 点,分别是子时、午时,老年人睡子午觉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5多伸懒腰解秋乏

  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下午工作学习时间长了,伸个懒腰,马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舒服自在。这是因为,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大脑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

  6除湿热 

  处暑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焦虑、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显得黄而臭。

  7养脾胃

  脾胃不仅能生化气血,脾又能统血,与妇科关系密切相关。若脾胃虚衰,会导致很多疾病如:月经过少、过多、先期、后期、闭经、崩漏、经前泄泻等,带下不止,子宫脱垂、不孕症等。

  推荐吃5种健脾胃食物:橙子,生津止渴、开胃补气;红薯味甘色黄,有补益脾胃、促进消化;玉米性平味甘,健脾开胃;小米是五谷之首,健脾和胃;土豆补气、健脾,含有大量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可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

  8养肺气

  肺所“主”的是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了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运动不宜太过,可打太极拳、散步等。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

  推荐坐功:每日凌晨5点,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 调息吐纳,吞咽津液。

3

  处暑节气灸

  《扁鹊心书》中有记载:艾灸是很好的补养之法。处暑时节气温下降逐渐明显。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灸疗是不错的选择。

  01防秋燥灸这里

  处暑后,易产生咳嗽少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手脚心热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宜选灸大椎、肾俞、肺俞、风门、太溪穴、神阙、关元、涌泉、合谷等穴清肺、滋阴润燥。

  02强正气灸这里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序,处暑养生注重调补脾肾。艾灸能有效提升人体正气,对体力、元气不足及情绪波动较大等情况有明显的调理效果。艾灸肺俞、脾俞、肾俞、中脘、太溪、照海等穴可以温补阳气。

  03排余毒

  处暑来,代表夏天即将过去,但此时外界的暑湿之气还没有完全退去,所以祛湿邪扫余毒依然很重要。处暑艾灸中脘,足三里,丰隆,承山穴可以祛除体内湿气。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