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明星医生 > 高龄≠手术禁区 医生帮96岁老人放“髋”心
高龄≠手术禁区 医生帮96岁老人放“髋”心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8-06 20:20:00    阅读量:5984次
[摘要]:徐州健康:近日,我院骨科团队成功为一名96岁高龄患者实施粗隆间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术。面对超高龄患者的高危手术风险,医院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凭借过硬的手术技术、麻醉技术和家属

  近日,我院骨科团队成功为一名96岁高龄患者实施粗隆间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术。面对超高龄患者的高危手术风险,医院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凭借过硬的手术技术、麻醉技术和家属的全力配合,最终让老人转危为安,再次彰显了医院在老年创伤救治领域的领先水平。

  家属的主张,拉开与时间赛跑的序幕

  96岁的陆奶奶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被紧急送入我院。考虑到患者合并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基础疾病,麻醉与手术风险极高,骨科主任医师周生虽然倾向于手术治疗,但按照以往经验,高龄患者的亲属多选择保守治疗,即便分析各种利害关系后,很多人仍“固执己见”。

  然而这次家属的态度让周生颇为意外:“第一次给家属交代病情,老人的几个子女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手术意愿,愿意全力配合。”

  正是因为家属的全然信任,这场高龄创伤救治在最短的时间内拉开序幕。骨科牵头,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在这场会诊中,麻醉师决定放弃以往的全麻方式,选择硬膜外麻醉(俗称腰麻),“老人的心肺功能差,稍一活动便喘息不止,全麻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大,老人恐怕难以支撑。”

  精准麻醉+微创固定,翻越“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全麻变腰麻,看似是麻醉方式的转变,却是对麻醉师技术的巨大考验。患者年逾九旬,骨骼增生、变形明显,腰椎退变严重,关节间隙不够,穿刺针恐难一针到位。然而手术日当天,这些问题在王凤仙、钱冰清两位麻醉师的手中全部迎刃而解,摆好体位,精准麻醉,一针起效,手术顺利开始。

  周生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方式,施行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由于准备充分,仅用40分钟就圆满完成了这台的手术。手术全程老人无痛苦,术后积极给予止痛,抗凝治疗,并指导老人早期下肢功能锻炼。目前陆奶奶在康复科指导下开始床旁训练,很快便可借助助行器行走。

  "术前谈话时,家属对风险充分理解但坚决‘不放弃’的态度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周生表示家属不仅快速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还提前准备了术后康复所需的护理设备,这种高度配合为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VS保守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大小粗隆间部位的骨折,也就是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常常导致患者死亡,故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周生坦言,在临床他遇到或听说过很多案例,身体指征完全符合手术要求,但患者本人或家属却因各种担心选择保守治疗,殊不知髋部骨折选择保守治疗往往会增加高龄老人死亡率。一旦卧床时间较久,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压疮、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随之而来,会严重消耗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最终让老人的在痛苦中离去。

  在发生骨折后,选择专业的医生,在治疗时仔细考虑骨折的类型及碎裂程度、病人骨质情况、不同固定系统的力学特征、病人的全身状况及手术耐受力,综合评估后,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法,才是对老人最好选择。

周生
骨科主任医师

  2006年开始从事骨科,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进修,能够熟练掌握骨科常见病的诊治,擅长四肢创伤的救治、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胸腰段脊柱骨折及腰椎骨折的内固定手术及椎体成形术、拇外翻截骨矫形、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