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明星医生 > 未病先防┃穴位埋线塑身形 辨证论治是关键
未病先防┃穴位埋线塑身形 辨证论治是关键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8-25 22:35:00    阅读量:4924次
[摘要]:淮海名医:随着体重管理的不断深入,穴位埋线治疗肥胖成了不少人的的选择。从埋线后的效果看,有的人埋一次可能瘦2~3kg,甚至5~6kg,而有的人可能一点不掉秤。这种差异主要与治疗方案、个体

  随着体重管理的不断深入,穴位埋线治疗肥胖成了不少人的的选择。从埋线后的效果看,有的人埋一次可能瘦2~3kg,甚至5~6kg,而有的人可能一点不掉秤。这种差异主要与治疗方案、个体体质、操作方法及生活习惯的综合程度有关。穴位埋线疗法作为几千年针灸经验的延伸与发展,其疗效的发挥需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根据体质类型和病程阶段进行动态调整。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诊疗指南把肥胖病分成四型:脾虚湿阻型、胃肠湿热型、气郁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给出了相应的穴位配伍方案。

  脾虚湿阻型

  症状 神疲乏力、身体困重、浮肿、舌质胖苔白腻。

  穴位配伍 中脘(健脾和胃)、阴陵泉(利湿消肿)、丰隆(祛湿化痰)。

  作用 加速水液代谢,减少脂肪堆积。

  胃肠湿热型

  症状 消谷善饥、便干尿黄、舌红苔黄。

  穴位配伍 天枢、上巨虚、内庭(清胃泻火)。

  作用 清利胃肠湿热 增加新陈代谢。

  气郁血瘀型

  症状 胸闷痛、懒动、舌暗有瘀点、脉滑或涩。

  穴位配伍 膻中、血海(活血化瘀)、太冲(疏肝理气) 。

  作用 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

  脾肾阳虚型

  症状 畏寒肢冷、易疲乏、舌白脉沉细。 

  穴位配伍 关元(培元固本)、命门(温补肾阳)、肾俞(补肾) 。

  作用  提升基础代谢率,增加新陈代谢。

  疗程设定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一般10~15天做一次,3~6次为一疗程。首次治疗2周后评估反应,再定后续间隔时间,通常15~30天一次。肥胖病需持续3个月以巩固疗效。

  疗效观察 埋线后一周内的局部酸胀感强度,可反映经络敏感性;反应越强,效果越好。如果反应不大,需要及时调整穴位。

  疗程动态调整

  在临床埋线减肥过程中,如果体重变化不明显,但体型明显变瘦、腰围变小的情况,通常与以下原因有关。

  1.身体成分重组,脂肪减少,肌肉增加 。埋线可能促进了脂肪代谢,而脂肪密度较低,脂肪减少后体积变化明显,但对体重影响较小。肌肉密度高,若同时配合运动,肌肉量可能增加,肌肉增长会部分抵消脂肪减少的体重,但体型会更紧致有形。

  2.埋线的特异性作用。埋线通过刺激穴位如天枢、带脉等穴,可能优先激活腹部、臀部等区域的脂肪分解,腰臀部脂肪的减少会直接改善腰围、臀围。水肿改善,穴位刺激可能促进淋巴循环,减少水钠潴留,使身体线条更流畅,但水分变化对体重影响有限。

  3.内脏脂肪优先消耗。埋线可能通过调节内分泌,先减少内脏脂肪,这种深层脂肪减少对健康益处更大,临床上常见男性将军肚明显减小。

埋线不等于躺平,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同时,需要配合饮食控制、注意营养均衡及适当有氧运动,才能真正实现“埋线一缕,塑形瘦身”的可持续健康管理。

  专家介绍

潘小红

  治未病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硕士生导师教授

  石学敏国医大师学术传承人

  徐州市名中医

  擅长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肥胖、脂肪肝、疲劳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及亚健康调理;女性内分泌失调、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产后调理;自汗、盗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急性胃脘痛、便秘、慢性结肠炎等;颈肩腰腿痛;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耳聋、面瘫、面肌痉挛、脑梗死、脑血管病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自主研制瘦身I号汤、瘦身Ⅱ号汤、祛湿健脾合剂、亚健康汤、镇痛I号等科研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门诊时间:治未病科周二、周四;名医堂周一、周三、周五。

  联系电话:13813285027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