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当大多数花卉在烈日下渐渐失去光彩,紫薇花却独自绽放,为夏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紫薇,因枝条遇触碰会颤动,故有痒痒花、痒痒树等别名。花色有玫红、大红、深粉红、淡红、紫、白等,花开满树时艳丽如霞,花期为6-9月,故又有“百日红”之称 。
紫薇花的美,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唐代诗人杜牧曾写下“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的诗句,赞美紫薇花不与桃李争春,独自在秋风中绽放的高洁品质。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有“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的佳句,生动地描绘了紫薇花花期长的特点。
除了观赏价值,紫薇花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传统中医中,紫薇花以其花、叶、根、皮入药。其味苦、微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止痛、安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疖痈疽、小儿胎毒、疥癣、血崩、带下、肺痨咳血、小儿惊风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紫薇花主要含有紫薇碱、印车前明碱、双氢轮叶十齿草碱、十齿草明碱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对真菌及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丹毒、湿疹等症有食疗助康复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紫薇花有诸多药用功效,但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如果需要药用,务必咨询专业的医生或中医师,在他们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因使用不当而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紫薇花,这一夏日里的繁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价值,在观赏、药用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在欣赏它美丽的同时,也了解和珍视它的药用价值,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