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儿科指南 > 春季天气忽冷忽热,不想宝宝生病,看看这穿衣法则!
春季天气忽冷忽热,不想宝宝生病,看看这穿衣法则!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1-03-22 10:34:00    阅读量:12076次
[摘要]:徐州健康:春天天气乍暖还寒,温差变大,宝宝穿衣成了一大难题,穿太少会容易受凉,捂太多也会因为大汗淋漓一受风便着凉。所谓“春捂秋冻”,意思是春天不要急于脱掉厚衣服,要适当地穿多点
  春天天气乍暖还寒,温差变大,宝宝穿衣成了一大难题,穿太少会容易受凉,捂太多也会因为大汗淋漓一受风便着凉。
  所谓“春捂秋冻”,意思是春天不要急于脱掉厚衣服,要适当地穿多点;秋天也不要刚变冷就穿得太多。

  但“捂”并不是简单地穿厚衣服哦,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春捂”呢?

  1、判断宝宝冷热,不是手脚说了算
  有的人总以为宝宝手脚凉凉的就是宝宝冷了,立马加衣服,其实这种判断冷热的方法是错误的。手和脚离心脏较远,本身温度就会比身体的其他部位低一些,而且脚直接接触低温的地面,所以脚凉也不代表宝宝冷。
  正确的判断冷热的方法应该是摸宝宝的后脖颈,脖颈温热就说明宝宝穿的衣服是够的,如果后背衣服都已经湿了,显然孩子需要及时减衣啦。
  2、春捂的3个关键点
  昼夜温差大于8℃就是要“捂”的信号。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给宝宝多穿一件衣服,以免受寒。
  气温回升,减衣不能太快。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最好再多捂7天左右,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做好“捂”的准备。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不要等冷空气来到再添衣就太晚了。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拒之门外。
  3、平时要做到“三暖二凉”
  一是背暖。妈妈在给宝宝增减衣服之前,先摸摸宝宝的背部,干燥无汗表示衣物正好,湿湿热热的就适当给宝宝减衣服,有点凉就要给宝宝加衣服。
  二是肚暖。宝宝运动时容易露出小肚肚,建议给宝宝穿个连体衣,以免受凉。
  三是脚暖。室内玩耍时不要光脚在地上跑,给宝宝穿上小棉袜,宝宝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
  一凉是头部凉。头部捂的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

  二凉是心胸凉。孩子的上衣不能穿得过分臃肿,晚上睡觉盖被子也尽量不要盖着胸口。

  4、洋葱穿衣法,穿脱更方便
  洋葱穿衣法原则:多几层、薄一点、易穿脱。
  洋葱穿衣法的基本搭配是这样的:内层——透气、吸汗的纯棉衣物
  2岁以下的宝宝可以选择连体衣,方便活动,还能保护膝盖肚子,2岁以上已经不穿纸尿裤的宝宝可以选择分体的秋衣秋裤。
  中层——保暖效果好的衣物
  根据体温的不同可以选择棉、毛等各种质地和厚度的衣物,比如针织衫、毛衣等等。
  外层——防风防水的外套、长裤
  视气温而定,可以是风衣、棉衣、羽绒服
  5、春季穿衣搭配大法
  具体在不同的气温下,可以这样穿:
  25℃左右:上身:长袖衬衫/长袖T恤,下身:薄款单层长裤
  20℃左右:上身:打底内衣+外搭线衣,长袖T恤+马甲,下身:薄款单层长裤
  15℃左右:上身:打底内衣+针织衫+薄外套,下身:稍厚点的单层长裤
  5-15℃:上身:打底内衣+毛衣+薄款棉衣,下身:加绒长裤

  0-5℃:上身:打底内衣+毛衣+马甲+厚带帽羽绒服,下身:秋裤+加棉长裤

  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小肚子,如果担心宝宝踢被子,可以选择合适的睡袋来代替被子。
  只要注意穿衣,就不用再担心换季着凉啦。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