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专题报道 > 你好中医院┃徐州市中医院搬迁后的便民升级与温情守护
你好中医院┃徐州市中医院搬迁后的便民升级与温情守护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9-01 22:38:00    阅读量:5292次
[摘要]:徐州健康:再见,是为了更好相见;搬迁,是为了更暖相守。从中山南路169号到湘江路169号,改变的不仅是地址,更是一次温暖的奔赴、一场用心的守护。8月30日,徐州市中医院告别陪伴徐州人69年的

  再见,是为了更好相见;搬迁,是为了更暖相守。

  从中山南路169号到湘江路169号,改变的不仅是地址,更是一次温暖的奔赴、一场用心的守护。

  8月30日,徐州市中医院告别陪伴徐州人69年的老院区,正式迁入位于云龙区湘江路的新址。消息一出,不少市民感慨:“中医院远了,看病不方便了。”

  很多人还不知道的是,这次搬迁,不是简单的“位移”,而是一次医疗资源的“再布局”、服务模式的“再升级”。徐州市中医院并没有远离大家,只是用另一种方式,更贴近、更温暖地继续守护这座城市。

  诊疗服务开在“家门口”

  “医院搬了,但我们看中医的选择一点没少。”住在王杰部队附近的李大爷发现,云龙区铜山路137号,徐州市中医院第二门诊部经过提档升级,如今专家依旧坐诊,艾灸、拔罐、耳压等传统疗法一个都不少。

  这样的门诊部,可不止一个。

  在泉山区恒盛广场对面,徐州市中医院第三门诊部早已成为周边居民调理身体、咨询健康的首选。

  更令人期待的是,在市中心成功大厦裙楼(原新一佳超市),一个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综合性门诊部正在积极推进中。

  该门诊部以“传承中医精髓、融合现代科技”为定位,总建筑面积9242平方米,集诊疗、康复、文化体验于一体。门诊部创新设置AI中医体验区,通过智能设备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健康评估;还特设500平方米儿童康复专区,配备专业医疗团队;夜间门诊与老年科、心血管科等特色科室协同,满足多元化就医需求。名医堂更是汇聚中医名家,结合针灸、推拿等非遗技法,打造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门诊部同步配备智能药房、影像中心等现代化设施,实现传统中医与现代诊疗的深度融合,为市民提供全周期、高品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真正实现“专家不离城,服务再升级”,助力打造主城区中医药服务新高地。

  除了直属门诊部,中医院的专家力量也将进一步下沉。云龙、天桥、东苑、黄山、鼓楼、泉山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贸职工医院、矿山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都已有徐州市中医院的专家定期坐诊。目前,神经内科、妇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肾内科、针灸、推拿科等科室均有专家坐诊,开展艾灸、刮痧、拔罐、耳压等中医适宜技术诊疗活动。

  更贴心的是,天桥、鼓楼、泉山、财贸、矿山等医疗机构还开通了“中医院自制剂调剂使用服务”,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到以往只有在中医院才能配到的特色制剂。

  这意味着,许多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不必再奔波至大医院,在附近的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徐州市中医院专家的服务,真正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格局。

  “我高血压多年,一直吃中药调理,本来还担心医院搬了以后复诊麻烦,结果发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依然有中医院的专家来坐诊,太方便了!”家住泉山区的刘大爷高兴地说。

  “不是徐州市中医院远了,是服务网点更密了,和市民更近了。”徐州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牛勇说。

  医联体让沪徐名医“一线牵”

  如果说门诊网络是“触角的延伸”,那么与顶尖医院的深度合作,则是“高度的提升”。

  去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徐州市中医院正式揭牌技术合作。这意味着,徐州市民不需要远赴上海,就能享受到“国家队”级别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

  作为连续五年“国考”排名全国第一的顶尖医院,岳阳医院派出的推拿、针灸、内科、呼吸、妇科等专家团队,已多次来徐开展义诊、讲座、带教。71岁的宁大娘从安徽萧县赶来,带着胸片请呼吸科主任姚亮诊断:“上海的专家来徐州,我们太幸运了!”

  而这种“幸运”,正在变成“常态”。

  “增强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徐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范从海表示,在未来的合作中,医院将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不断加强临床合作,共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依托岳阳医院的优质资源,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联合开展高层次科研项目,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依托双方技术和资源,实现中药制剂的创新发展,造福徐州及周边苏皖鲁豫的患者。

  从老院到新院的温情守护

  徐州市中医院的搬迁,表面上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实质上却是一次医疗资源的重新布局和医疗服务的深度拓展。

  新院区环境更优美、设施更先进、床位更多,能够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住院和综合诊疗服务。而市区门诊的保留与升级,以及医联体模式的深化,则有效解决了市民日常就医的便利性问题。

  为进一步方便患者,徐州市中医院不仅保留了市区门诊,还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延长市区门诊部的服务时间;提供电话预约和咨询服务;保留人工挂号收费窗口;设置无障碍通道和休息区;加强志愿者引导服务等。

  医疗服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诊疗技术上,更体现在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温情中。

  “中国传统医学讲究‘仁心仁术’,对我们医者来说,患者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哪怕医院主体迁了,我们对老城区患者的关爱不会减,对市民的服务只会增加。”徐州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牛勇这样表示。

  湘江路新院区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设置病床1490张,是一座融合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于一体的中医医院。智慧医院系统、“一站式”服务中心、无缝衔接的诊疗流程……这一切,只为实现那句朴素的承诺:“看好病、好看病”。

  徐州市中医院的这次搬迁,看似是地理位置的移动,实则通过精心布局和贴心服务,让医患关系更加紧密。

  越来越多的老患者必将体会到,虽然主体医院搬远了,但能享受到的中医药服务却更近、更便捷了。

  从“一个院”到“一张网”,从“等您来”到“上门去”,从“传统中医”到“智慧中医”,徐州市中医院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每一位市民:中医院没有走远,只是以更广阔、更深入、更温暖的方式,继续陪伴在市民身边。

  “距离没远,心却更近”,这不仅是徐州市中医院的承诺,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未来,随着中山路综合门诊部的建成和医联体模式的深化,徐州市民必将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温馨的中医药服务,而这正是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应有之义:让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同行,让医院发展与患者便利共赢!

来源:徐州市中医院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