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徐州市召开“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彭城家护”平台在服务内容、覆盖范围、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进展,致力于破解居家护理难题。
首批入驻23家医院 67项服务上门
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常桂秋介绍,“彭城家护”是在全市范围内各医疗机构统一入驻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患者提供专业咨询与上门护理服务,将专业护理服务从医疗机构延伸至社区家庭。首批入驻“彭城家护”的医疗机构包括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23家医疗机构。
平台主打“线上申请、线下服务”,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彭城家护”在线预约护理服务。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可由子女添加老人身份信息远程操作。平台根据用户定位显示附近的医疗机构供居民选择,医疗机构内执业护士“一键接单”,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专业的上门居家护理服务。
首批上线的居家护理项目包含7大类67项服务项目,涉及临床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慢病管理、中医护理、母婴护理、安宁疗护等。
这些人群最受益
“彭城家护”主要适用于行动不便、需要在家接受护理服务的人群,包括出院后仍需接受医疗护理的患者、高龄失能的老年人、行动不便的孕产妇、新生儿以及临终居家安宁疗护的人群等。
你关心的几个问题 官方回应来了
为何推出“彭城家护”?
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高行群答:打造“彭城家护”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一是为了充分满足老百姓的护理需求,比如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和慢性病患者,以及一部分携带鼻饲管、导尿管、压疮回家的出院患者,此类人群对于上门护理需求较为迫切,上门护理服务可有效破解这一护理困境。二是促进护理资源的“向下流动”,三级医院的护士能够入户开展护理工作,使优质的护理服务延伸至百姓家里,实现“治疗在医院,康复在社区/家庭”的衔接,推动分级诊疗,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三是有效提高护理行业的内涵价值。“彭城家护”为护理团队提供价值平台,护士工作范围从医院拓展到社区家庭,护士也从传统的、被动的执行者,转变为独立的、主动的评估者、技能实施者、健康教育者、健康管理者、健康决策者,更体现护理行业的价值和社会地位。
怎么收费的?能否报销?
高行群答:居家护理服务的费用主要由“上门服务费、交通费、耗材费”三部分组成。其中,上门服务费综合考虑人力成本、技术内涵等因素确定,并报备价格主管部门后执行。交通费参考徐州市出租车现行收费标准按往返医疗机构与患者服务地点之间的路程计价。耗材费按照医疗机构现行线下收费标准执行,根据项目过程实际使用的耗材数量进行收费。目前“彭城家护”服务费用尚不支持医保报销。
哪些地区可以使用?如何申请?
徐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陈保云答:“彭城家护”整合全市优质护理资源,首批入驻“彭城家护”的医疗机构有23家,包含城区范围内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肿瘤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以及部分县市区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入驻平台的医疗机构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可通过平台下单,具体服务半径由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服务能力确定。未来徐州市会上线更多的医疗机构,方便市民朋友就近获取方便快捷的居家护理服务。
目前市民可通过微信搜索“彭城家护”小程序预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市民在登陆“彭城家护”界面后,可以根据界面提示和自身需求进行操作。对于不会用手机的老人,亲属子女可通过添加服务对象(老人身份信息),远程进行操作,后续我们也将开通更多入口方便居民使用。目前上线的居家护理项目包含临床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慢病管理、中医护理、母婴护理、安宁疗护7大类67项服务项目,具体包括留置/更换鼻饲管+导尿管护理、造瘘管护理、关节功能恢复指导、脑卒中康复管理、刮痧技术、产后会阴伤口护理等,其他具体项目市民可登录“彭城家护”小程序进行查看。我们对服务项目也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服务是否安全可靠?
陈保云答:目前“彭城家护”上门服务的护士全部完成资格备案,均为医院内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注册护士,一些专科护理项目(如PICC维护、造口护理等)的护理人员须具备相关资质认证(例如专科护士证等),并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各医疗机构将定期对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开展考核评价,建立并实施退出机制,以确保服务质量。在服务过程中,市民有不满意的地方或者有相关建议,都可以通过“彭城家护”小程序提出问题或建议,平台会在第一时间介入相关事项的处理。
在运营过程中,平台也通过信息化技术等手段保障护士在执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并通过购买相关保险等方式,落实安全保障。
亮点:需求旺盛 服务将持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光侠介绍: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借助第三方平台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本市较早提供该项服务的医院之一。历经五年发展,已组建一支规模超过300人的“网约护士”队伍。现有服务项目53项,服务区域覆盖徐州市主城区及周边县区,并辐射至安徽省等邻近省份的部分地区。自开展服务以来,累计上门服务1000余次,患者满意度达100%。
从实施情况来看,患者需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专科护理。此类服务需求尤为显著,特别是留置胃管、导尿管的更换与维护,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预防与护理,以及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输液港的维护等。二是各类伤口换药与护理。这是需求较大的独立类别,涵盖术后切口、压疮、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等多种急慢性创面的专业处理。三是静脉治疗与采血。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或需定期监测指标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上门静脉采血服务,免除了患者奔波之苦。四是母婴及产后护理。这部分需求明确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已形成重要的服务板块,主要包括产后康复指导(如泌乳支持、形体恢复)和新生儿专业护理等服务。随着“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的建立和公众认可度的提升,老年慢性病居家管理、术后康复与延续护理、母婴健康服务以及专科特色护理与安宁疗护等方面的需求仍将持续扩大。
下一步的需求将从“基础操作型”向“专科管理型”和“健康促进型”深度拓展。我们将根据平台数据分析和大众反馈,动态优化服务项目,并重点加强护士在这些专科领域的培训,在市统一的平台管理下,确保服务供给能够匹配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民生需求,让“互联网+护理服务”真正成为徐州百姓家门口的“健康管家”。
来源:健康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