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江苏省疾控最新研究发现:天气越热,空气污染越重,越容易心肌梗死!
江苏省疾控最新研究发现:天气越热,空气污染越重,越容易心肌梗死!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3-08-05 11:01:00    阅读量:10873次
[摘要]:徐州健康:气候变化背景下,以热浪和寒潮为代表的极端温度事件不断加剧,呈现出频次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前期证据表明,极端温度事件与心肌

  气候变化背景下,以热浪和寒潮为代表的极端温度事件不断加剧,呈现出频次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

  前期证据表明,极端温度事件与心肌梗死(常见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同时增加因心肌梗死死亡的风险。同时,大气细颗粒物(PM2.5)危害心血管健康,被认为是诱发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鉴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温度事件和PM2.5污染复合暴露场景日趋频繁,进一步了解热浪、寒潮与PM2.5对心肌梗死的协同影响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宏主任医师联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跃伟课题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师春香研究员和马里兰大学韦晶博士于2023年7月在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Circulation(IF = 37.8,JCR Q1,中科院一区TOP)在线发表题为“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Mortality”的文章,系统评估了极端温度事件和PM2.5暴露对心肌梗死死亡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Circulation刊发题为“Extreme heat and poor air quality: dual threats to cardiovascular health”的同期述评。截至2023年7月29日,已有包括美国CNN、Yahoo! News在内的69家媒体对该研究进行了报道。

 发表当日的NBC报道

 研究方法

  研究系统评估了极端温度事件和PM2.5暴露对心肌梗死死亡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基于江苏省死因监测系统、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 V2.0)和中国高分辨率大气污染物(CHAP)数据集,采用病例交叉科学设计对江苏省2015-2020年间20.3万名因心肌梗死死亡居民进行分析,定量评估研究对象死亡当天热浪、寒潮暴露以及死亡当天与前一天PM2.5暴露与心梗死亡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量化极端温度事件和PM2.5的相加交互作用,并估算其超额死亡。

  研究结果

  热浪、寒潮和PM2.5暴露与心肌梗死死亡风险升高有关(见图1-A、图1-B),女性和老年人群更为敏感。在不同极端温度事件定义下,与非热浪非寒潮暴露相比,暴露于热浪时心肌梗死死亡风险增加18%,暴露于寒潮时心肌梗死死亡风险增加4%;调整不同定义极端温度事件后,心肌梗死死亡风险随PM2.5暴露水平增加而单调递增,但在一定浓度(约39.5 μg/m3)后增速减缓。

  联合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暴露于热浪和PM2.5对心肌梗死死亡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见图2-A);而同时暴露于寒潮和PM2.5对心肌梗死死亡风险的影响不存在协同效应。经估算,研究期间江苏省约5668例(2.8%)心肌梗死死亡病例可归因于极端温度事件和PM2.5暴露(见图2-B)。

图1 极端温度事件和PM2.5暴露与心肌梗死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

图2 极端温度事件与PM2.5暴露与心肌梗死死亡风险的相加交互作用和超额死亡分数

  研究结论和意义

  本研究表明,热浪、寒潮等极端温度事件以及PM2.5暴露可增加公众因心肌梗死而致死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高温热浪和PM2.5的同时暴露,有协同作用,对心肌梗死死亡风险的增幅更为明显。

  这些研究结果为公共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降低极端温度事件的频率和减少PM2.5的暴露,可能是预防心肌梗死过早死亡的有效手段。

  此外,这也强调了在制定和发布极端温度事件的健康预警时,有必要将PM2.5污染一并考虑进去,以此获得更大的健康防护效益。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许瑞君、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黄素丽为共同第一作者,江苏疾控孙宏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刘跃伟副教授、马里兰大学韦晶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

 来源: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