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孕育指南 > 产后恢复 > 产后康复全图鉴(二)| 产后3个月内常见疼痛及应对策略#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科普
产后康复全图鉴(二)| 产后3个月内常见疼痛及应对策略#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科普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5-06 14:31:00    阅读量:6916次
[摘要]:淮海名医:产妇满月后,随着身体逐步恢复,开始更深度地参与宝宝的日常照护,长期坐立喂奶,弯腰换尿布,还要在宝宝哭闹时持续抱娃安抚。这些高强度的照料工作,让产后妈妈们常常无暇顾及自

  产妇满月后,随着身体逐步恢复,开始更深度地参与宝宝的日常照护,长期坐立喂奶,弯腰换尿布,还要在宝宝哭闹时持续抱娃安抚。这些高强度的照料工作,让产后妈妈们常常无暇顾及自身,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得不到及时休息与调整。长此以往,极易诱发颈肩腰背痛、尾骨疼痛、手腕不适等多种产后疼痛问题。为帮助宝妈们缓解这些困扰,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主任医师郭文文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应对方案。

  疼痛1

  产后肩颈腰背痛

  产后妈妈因抱宝宝而长时间保持某一个姿势,可能诱发肩颈或腰背不适;在生活中过度劳累、长时间低头或受寒也容易导致支配颈肩腰背部肌肉和神经受压,引发肩颈腰背痛区域疼痛。研究表明,产后肩颈腰背痛的发生率为45%-76%,也就是说每2-3个女性就会有1个发生腰背痛。

  应对方略

  1. 为了缓解产后疼痛,休息至关重要。建议宝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喂奶、久站换尿布,防止局部肌肉持续紧张。

  2. 如果不注意保暖导致腰背部受凉,可能会出现局部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改变。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采取针灸,理疗,推拿等方式治疗各种产后肩颈腰背痛,通过针灸和低频电刺激,放松腰背部肌肉、增强腹部深层肌肉力量、减轻腰背部肌肉负担,效果显著。

 疼痛2

  尾骨痛

  一些新妈妈在仰卧、坐位或用力如厕时,感到脊柱最下端疼痛,特别是坐在硬物上痛感会加重。这种情况多因产妇骨盆偏狭窄,或胎儿头部过大,分娩时胎头通过产道时将尾骨及肌肉挤伤。随着身体的自我修复,多数产妇的尾骨疼痛症状会在分娩后的一到两个月内逐渐缓解。

  应对方略

  1.  胎儿过大(超过4千克)或孕妇骨盆狭窄,分娩时及时采取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手术。

  2. 疼痛处热敷。

  3. 不要仰卧,坐时避免与硬物接触,垫上柔软的垫子或橡皮圈。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使用手法矫正可以复位偏移正常位置的尾骨,短时间内可以减轻尾骨痛的症状。另外可通过理疗,针灸等方式治疗缓解产后尾骨痛。

疼痛3

  手腕痛

  由于孕产期体内荷尔蒙变化,新手妈妈易形成手腕韧带水肿,肌腱变得脆弱;加上抱宝宝的姿势不当、时间太久,造成手腕肌腱劳伤,医学称为“腕管综合症”,俗称“妈妈腕”。

  应对方略

  1. 注意保暖,轻轻按摩手腕;热敷患处,尽量不接触凉水。

  2. 抱宝宝的姿势与手法要正确,避免单手抱,不要抱得太久,不要过分依赖手腕的力量,将宝宝靠近自己的身体,以获得较佳的力学支撑。

  3. 坚持锻炼,如多做大拇指与手腕的弯曲、伸直、外展、内收等动作。

  疼痛4

  足跟痛

  产后足跟痛,中医学归咎于产后肾虚。如若产后女性经常赤脚使足跟外露,或常穿硬底、弯曲度高的高跟鞋,使得产后本已虚弱的足部肌肉不能得到休息,气血失于温养而不流畅,就很容易导致足跟痛。

  应对方略

  1. 产后3个月内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

  2. 穿凉鞋或拖鞋时最好穿上袜子。

  3. 适当补钙,采用以补肾为主的食疗和理疗,积极调养。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自主研制的产后扶正合剂,具有益气养血活血,散寒通络除痹的功效,对产后颈肩腰背痛,手腕痛,足跟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如果产后女性出现气血两虚、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关节功能轻度受限等症状可以考虑服用产后扶正合剂。该合剂在益气养血和缓解产后不适方面收获了产妇的广泛好评。

  疼痛5

  梨状肌综合征

  在我们接诊产后42天检查时,有很多妈妈跟我们治疗师反映有“屁股痛”“连着大腿小腿一块疼痛的一个症状。疼痛的位置比较深向下肢放射,在久坐、久站、爬楼梯后疼痛加重”,这种情况要考虑是否患有梨状肌综合征了。

  孕期压迫是导致产后梨状肌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孕期子宫重量增加,体积变大,对骨盆侧壁肌肉长时间持续挤压,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导致梨状肌肥厚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症状。那么如何缓解这种症状呢?

  应对方略

  1. 调整坐姿和睡姿。

  (1)在坐姿方面,应避免翘二郎腿;同时切忌久坐不动,建议定时起身活动。就座椅选择而言,人体工学椅能契合人体曲线,提供良好支撑;或可在普通座椅上加置合适的腰托和稍软垫子,坐立时务必坐满整个椅面,让腰部和臀部均匀受力,避免局部过度受压。

  (2)睡觉的时候,可以在腿部垫个枕头,将双腿垫高一些,尽量左右交替侧卧,并开始使用长枕头夹住侧卧。

  2. 正确的起床姿势十分关键。建议产妇清晨醒来时,避免直接猛然坐起或跳下床,可先转为侧卧位,缓慢将双腿移至床边放下,随后用手臂力量缓缓撑起上半身至坐立状态,稍作停留适应后,再慢慢起身站立。

  3. 物理缓解

  (1)可以用热毛巾对疼痛的位置进行热敷,或者洗澡后进行适当地放松按摩,放松局部肌肉。

  (2)拉伸缓解保持适度的运动,稍作拉伸和舒展身体,也能有效缓解疼痛感,比如孕妇瑜伽、适当散步或者游泳。

  最后如若经过上述的操作,疼痛还是没有缓解,建议宝妈尽早来进行专业机构评估与治疗。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中心采取盆底磁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盆底磁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方法,它通过磁场作用于人体,使组织细胞产生生理、生化的改变,无刺激,无侵入性,从而帮助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等外周疼痛,使患者早日远离疼痛,恢复身体!

  疼痛6

  性交痛

  产后妈妈出现同房疼痛的原因复杂多样,涵盖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及外阴损伤、炎症、盆底肌张力高以及伤口未完全恢复等多个方面。相关研究显示,49%-83% 的产后女性会经历性交痛,其中初产妇产后性交痛发生率高达 70.6%,42.9% 的女性在性生活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困扰。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性生活质量,还会对夫妻感情稳定及日常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在诸多致痛因素中,盆底肌张力高和伤口未完全恢复尤为突出。盆底肌张力高多由分娩时盆底肌肉损伤引发,若产后盆底肌未能得到充分休息,肌纤维持续处于紧张痉挛状态,会进一步加剧肌张力异常。临床上,部分患者在指检时可发现阴道内存在明显疼痛点,直接导致同房时疼痛加剧。那么,该如何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呢?

  应对方略

  1. 注重外阴清洁与炎症治疗。产后应特别重视外阴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爽。若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瘙痒或疼痛等症状,很可能是阴道炎作祟。作为引发性交痛的常见诱因之一,及时就医诊断并规范治疗阴道炎,能够有效缓解因炎症刺激导致的性交不适。

  2. 关注哺乳期激素变化影响。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因体内高泌乳素水平抑制雌激素分泌,会致使阴道壁变薄、弹性降低且润滑能力不足,这些生理改变也是引发性交疼痛的重要因素。了解这一特殊时期的身体变化,有助于女性提前做好准备并采取相应缓解措施。

  对于以上的情况,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中心临床上采取盆底肌筋膜手法按摩、电刺激、磁刺激、生物反馈以及腹式呼吸盆底肌放松训练和家庭训练来治疗性交痛。

  盆底肌筋膜手法按摩主要通过医护人员触摸盆底肌群,找到触发点,通过按压法或拉伸法等手法放松紧张的肌肉群,放松肌肉神经。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磁刺激能够改善疼痛痉挛肌肉的血液循环,松解痉挛疼痛的肌索,解决痉挛肌索血液供应减少的问题,逐步修复受损伤的盆底肌肉,缓解性交痛。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是以服务广大妇女儿童、促进母婴身心健康为宗旨为特色的妇女儿童康复中心。 

  产后康复

  产后康复科设有产后康复门诊、盆底康复门诊、康复门诊、哺乳期乳腺疾病专科门诊、产后减重门诊、中医康复治疗室、乳腺康复治疗室、光波治疗室、盆底康复治疗中心等。科室引进了国际先进的产后康复和盆底康复设备,开展产后42天常规体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催乳、乳腺疏通、会阴及腹部伤口康复治疗、促进子宫复旧、肩颈腰背疼痛治疗、腹直肌分离、耻骨联合分离症治疗等,拥有徐州地区最大规模的盆底康复中心。

  儿童康复

  儿童康复科设有儿童康复门诊、物理治疗室、语言言语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运动治疗室、感觉统合治疗室、多感官训练室等。对脑瘫高危儿、语言发育落后、发育迟缓的孩子进行随访、监测、评估与干预,同时运用传统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儿童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先天髋关节脱位、马蹄足内翻等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外治疗法治疗。

  科室荣誉

  1、江苏省产后康复实训基地

  2、欧洲生物反馈协会会员单位

  3、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常务委员单位

  4、苏皖地区盆底MDT诊疗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5、淮海经济区康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郭文文

  康复科主任医师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诊断和治疗各种盆底疾病,产后常见病和妇产科常见及疑难病。曾获医院先进个人荣誉,已经发表国家及省级学术论文数篇。

  专家门诊:周二、周四全天。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