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张先生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不适,起初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以为只是感冒而已,自行服药未见好转,后症状持续加重,辗转多家医院,效果不佳,后联系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徐州七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陈楠,经过详细问诊,综合其宠物医生职业背景及近期有接触鹦鹉病史,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陈医生迅速将目光聚焦于鹦鹉热这一罕见疾病。
初步诊断后,科室迅速组织了内分泌、检验、影像等多学科会诊。专家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先进的检测技术,经过反复讨论,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精心选择了最适合的药物组合,并根据治疗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治疗频率。
在护理方面,护士们每日定时为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包括测量生命体征、输液、监测血糖等,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严谨细致。同时,为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医护人员还耐心地为他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进展。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张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最终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当天送来了锦旗及鲜花,表达了对医护团队深深的感激之情。
该病例的成功诊治,充分体现了感染性疾病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在面对罕见疾病时,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一面锦旗,一束鲜花、一份信任,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我们将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白衣天使的使命与担当,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
鹦鹉热小贴士
鹦鹉热的病原体是鹦鹉热衣原体,这种细菌严格寄生于真核细胞内,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人类感染鹦鹉热的主要途径包括:
吸入被感染鸟类的干涸粪便、呼吸道分泌物或羽毛尘埃中的病原体。
与感染鸟类的直接接触,如被鸟啄伤或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
通过消化道摄入被污染的物质。
症状
鹦鹉热的症状通常在接触病原体后5至14天内出现,但潜伏期可能长达4周。
常见症状包括:
1. 发热和寒战
2. 剧烈头痛
3. 肌肉疼痛
4. 干咳
5. 呼吸急促
6. 疲劳
7. 关节疼痛
8 .腹泄
9.咽喉肿胀
预防
预防鹦鹉热的关键在于减少与感染鸟类的接触,具体措施包括:
1. 避免接触病鸟及其排泄物
2. 处理鸟类或清洁鸟笼时佩戴口罩和手套
3.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鸟类后及时洗手
4. 对新购买的鸟类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病原体检
5.定期清洁和消毒鸟类饲养环境。
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鹦鹉热虽然罕见,但并非不可预防。在接触鸟类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吸入鸟类的粪便、羽毛等污染物。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且有鸟类接触史,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