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作息规律等密切相关。高脂饮食、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都可能成为乳腺健康的“隐形杀手”。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区别,学会科学预防与自查。
警惕!“不痛的肿块”更危险
很多年轻女性认为“疼的才是病,不疼就没事”,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误区。
乳腺增生通常伴有胀痛,尤其在经前加重,经后缓解。肿块边界清晰、质地较软,可随月经周期变化。
乳腺癌(早期)往往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边界模糊、质地坚硬、固定难移,生长较快,可能伴随乳头血性溢液或皮肤“橘皮样”改变。
切记: 无痛、不痒的肿块,反而是乳腺癌早期常见的“沉默信号”。
早期乳腺癌不可怕,规范治疗治愈率高
如果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请勿过度恐慌。早期乳腺癌(如导管原位癌)若未发生扩散,通过"保乳手术配合短期内分泌治疗"等规范治疗方案,治愈率可达90%以上。现代乳腺癌治疗已经不是"一切了之"的时代,早期患者完全有机会在保留乳房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回归正常生活。
防癌指南:
这几点一定要记牢
预防策略
穿戴无钢圈、棉质内衣,减少对乳腺的压迫。
避免长期熬夜,减少高糖、高脂、高雌激素食物摄入。
控制情绪波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降低乳腺疾病风险。
有家族乳腺癌史的人群,需提前开展筛查。
早期筛查建议
20-39岁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每月月经后7-10天做一次乳腺自查。
40岁及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钼靶检查。
乳腺超声无辐射,能精准识别肿块、囊肿等病变,测量肿块大小与血流情况;钼靶检查对微小钙化灶敏感,可弥补超声盲区,是高危人群的重要筛查手段。
乳腺自查方法
遵循“一看二摸三挤”原则:
一看:观察两侧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无橘皮样凹陷、红肿,乳头是否内陷。
二摸:按顺时针方向,从乳房外侧边缘向乳头方向画同心圆按压。
三挤: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乳头根部,缓慢向外侧挤压,观察有无异常溢液。
从熬夜、外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转变为早睡早起、均衡饮食、坚持运动、定期自检的健康生活,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在为乳腺健康加分。每月坚持乳腺自查,每年进行专业筛查,保持规律作息,注重饮食健康——这些才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美丽法则"。
来源:徐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