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产生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释放的一类物质。它们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或组织中,通过实验室方法即可检测到,为癌症的诊疗提供重要辅助信息。
核心价值:辅助而非确诊
1、辅助诊断与鉴别:某些标志物显著升高可提示特定肿瘤风险,如PSA升高提示前列腺癌风险,AFP显著升高结合影像学提示肝癌,但不能单独用于确诊癌症。
2、疗效监测“晴雨表”: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标志物水平下降通常提示治疗有效,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复升,则可能提示疗效不佳或肿瘤复发或转移。动态监测其变化趋势至关重要。
3、预后评估参考:治疗前高水平或治疗后下降不理想,有时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4、复发转移预警:在无症状阶段,特定标志物的进行性升高可能是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早期信号,这点需结合影像学确认。
常见肿瘤标志物举例
AFP (甲胎蛋白):主要用来查肝癌尤其是原发性的,也可能和生殖系统某些肿瘤有关。
CEA (癌胚抗原):这个比较“广”,查好几种癌都可能升高,比如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
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主要是查前列腺癌的,用来筛查和看治疗效果。
CA125:主要和卵巢癌关系密切。
CA19-9:主要用来查胰腺癌、胆管癌,也和胃癌、肠癌有关。
关键认知:理性看待其局限性
非肿瘤特异性:炎症、良性病变、吸烟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某些标志物轻度升高(假阳性)。
非百分百敏感:并非所有癌症患者标志物都会升高(假阴性),尤其早期癌症。
组织特异性有限:大多数标志物并非绝对专属于单一癌种。
不能替代金标准:癌症确诊的金标准始终是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CT、MRI等)对于定位、分期不可或缺。
肿瘤标志物是重要的辅助工具,需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任帅名
住院医师
毕业于南通大学,从事肿瘤血液科工作多年,擅长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化疗、分子靶向药物、生物免疫、内分泌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