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运动健康 > 徐州市中心医院丨皮肤伤口结痂≠愈合:出现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徐州市中心医院丨皮肤伤口结痂≠愈合:出现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7-24 10:45:00    阅读量:10431次
[摘要]:徐州健康:小李(化名)外出游玩时不小心划伤了小腿,简单消毒后就贴上了创可贴,几天后,伤口结了层硬痂。最近天气炎热,稍微动动就一身汗,小李如往常一样外出上班,没过几天,他发现结痂

  小李(化名)外出游玩时不小心划伤了小腿,简单消毒后就贴上了创可贴,几天后,伤口结了层硬痂。最近天气炎热,稍微动动就一身汗,小李如往常一样外出上班,没过几天,他发现结痂周围皮肤发红发肿,一碰就疼,晚上还发起了低烧。在当地诊所输注抗生素后,小李感觉效果不明显。  

  得知徐州市中心医院烧伤科主任张建军对急性伤口、难愈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患等有丰富诊疗经验,为进一步诊治,他在家人陪伴下来到我院。张建军接诊后发现,小李右腿伤口处红肿明显,摸上去皮温偏高,且原本硬硬的痂皮已经软化,轻轻按压竟然有少量浑浊渗液溢出。张建军判断,小李很可能发生了伤口局部感染。小李很纳闷:“伤口明明都结痂好几天了,也做了消毒还输了液,怎么还会感染呢?”

资料图片

  什么是伤口结痂?

  皮肤受伤后,身体会迅速启动修复程序。为了保护伤口,减少细菌入侵,伤口的表面会形成一层干燥、硬硬的“保护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痂皮。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道天然的临时创可贴,它覆盖在伤口表面,主要作用是阻挡细菌进入伤口深处,同时保护下面正在努力生长的新皮肤组织,等里面的新组织长好了,痂皮就会自行脱落。

  为什么伤口结痂了却没好全?

  张建军介绍,伤口结了痂但里面迟迟不能完全愈合,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伤口较深

  像擦伤、挫伤这类情况,伤口深浅不一,表面可能结痂了,但里面较深的地方可能形成了血肿或有损伤没完全长好,容易成为感染的隐患。

  处理不当

  过度消毒:反复、大量涂抹碘伏等消毒剂,或者往伤口上撒云南白药粉、龙胆紫(紫药水)等粉末药膏,这些东西在伤口表面“结块”,虽然看起来像结了痂,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假痂”,反而妨碍了里面真正的愈合。

  过早撕痂:伤口愈合过程中会发痒,有些人忍不住会去抠、撕掉痂皮,这会造成新生皮肤的二次损伤,不仅可能留下更明显的疤痕,还大大增加了再次感染的风险。

  身体状态

  老年人、营养不良者、糖尿病患者或者免疫力低下者,由于血液循环不佳或自身抵抗力弱,伤口愈合本身就慢,结痂期也会相应延长。

  局部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伤口结痂后短时间内有点红肿或少量清亮渗出(像淡黄色的组织液),通常是正常的。若出现伤口周围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渗出脓液或带血的脓液,有些患者还会伴有明显发热(体温常超过38℃)等症状,可能存在感染的可能,需要医生仔细甄别处理。

  结痂的伤口怎样正确护理?

  1 正确清洁

  早期伤口如果污染较重,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消毒可以适当用碘伏,但不宜过多、过频涂抹,更不要用酒精或双氧水反复刺激伤口。

  2 避免摩擦

  特别是伤口在关节或其他容易摩擦的部位时,要用无菌纱布或湿性敷料保护伤口,适度减少活动,减少局部摩擦对伤口的刺激。

  3 合理用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涂抹保湿溶痂的药膏或使用水胶体敷料,可以起到湿化伤口,无痛脱痂,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4 耐心等待脱痂

  痂皮脱落的时间根据伤口深度和大小不同,通常需要 1-2 周甚至更久。没有异常情况(比如疼痛、渗脓)时,即使痂皮边缘翘起或有痒感,也千万要有耐心,不要去撕扯,等待它自己掉下来最安全。

  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刻就医

  1

  红肿扩大:结痂周围红肿范围不断增大(比如超出痂皮边缘2cm以上),常提示痂下可能发生了更严重的感染。此时应尽量抬高患肢,避免压迫。

  2

  脓液量增多伴异味:伤口渗出大量脓液或带有腐败臭味,明显是感染迹象。医生可能需要取渗液做细菌培养,明确细菌种类后选择更有针对性的药物。

  3

  发热:小面积擦伤结痂创面可能在创伤早期或因局部血肿出现吸收热表现,但一般不超过38℃,超过则提示局部感染的可能。

  4

  痂下波动感或跳痛:摸上去感觉痂皮下面软软的、有波动感(像包裹着液体),或者伤口处有一跳一跳的疼痛。或者同一个部位伤口反复结痂又破损。这些都可能是痂下积脓或形成脓肿的信号。

  5

  伤口持续出血:往往关节部位常见,痂皮与下方肉芽摩擦切割,导致局部渗血,常伴有疼痛。

  张建军提醒:伤口结痂只是漫长愈合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并非所有伤口愈合的必经之路,更不等于完全愈合!如出现上述任何异常症状,都应及时来医院就诊,让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必要的处理,切勿拖延。

 夏季伤口护理小贴士:

  正确包扎更利愈合  

  夏季炎热,很多人担心包扎会让伤口被汗水捂湿而感染,因此选择让伤口暴露结痂。殊不知,关节部位或较深的伤口,由于活动或身体自身的溶痂作用,容易出现痂下渗液或溶痂现象,很多人误以为是感染,就会反复涂擦碘伏、酒精,甚至在诊所盲目大量输液消炎。这些做法反而可能损伤局部细胞、增加治疗损害,甚至延误真正的愈合。

  正确做法:夏季肢体擦挫伤高发,早期伤口清洁消毒后,听从医生建议,使用药膏或合适的湿性敷料进行包扎保护。这样能营造“湿性愈合”环境,让伤口避开结痂阶段,直接、更快、更舒适地愈合,还能有效隔绝细菌。如果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处理,避免陷入“只知涂碘伏”或“盲目输液”的误区,影响伤口正常恢复。

  张建军

  烧伤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面修复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第二届皮肤与软组织肿瘤分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师协会创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擅长:烧烫伤及类擦挫伤、撕脱伤等创伤导致的急性伤口或皮肤软组织缺损;糖尿病相关的慢性难愈合伤口(糖尿病足);难愈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患;手术后难愈性伤口、慢性窦道等难愈性创面的治疗;血管性溃疡;褥疮;免疫性、肿瘤性及放射性慢性创面的诊治;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和整复手术;色素痣、皮肤肿瘤、文身等体表外科手术;体表先天性、创伤后畸形的修复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扫一扫,分享本页